发布时间:2023-05-31
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时代来临,其对文化的依恋越来越明显,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,文化带动旅游,旅游发展文化的趋势锐不可挡。
旅游景区标识系统不仅只是起到景区景点的指引、标识、导游、景观介绍等作用,也是旅游景区形象名片和文化展示窗口
——游客的每一次驻足,都是对景区文化的一次识读、记忆和审美感受。因此在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。
作为传达景区形象和文化的名片,景区标识系统传统的空间、方位、路线、信息发布等基本功能已逐渐不能满足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要。因此,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发展,都要求景区标识系统加载文化要素,只有从文化上挖掘,才能创造出景区独特个性化的标识系统。
文化主题的确认
文化是灵魂,影响着景区标识系统的个性化设计和建设。为此,需要对景区进行实地调查和历史挖掘,研究其所蕴藏的特色文化,从中筛选出独特的文化主题,并将其体现在景区的标识系统建设中。
要在景区标识系统中正确地加载文化元素,需在系统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,依据景区定位遴选主题文化,提炼所确定主题的文化符号,结合就地选择的适宜材料的特质,设计符合功能、融于环境、个性独特的标识系统。
文化符号的提炼及运用
在主题文化的基础上,对山川地貌、建筑构造、生物形态、人文习俗、工巧技艺等进行挖掘提炼,用特殊的图形表现具体的事物、事件、情景以及抽象的精神、观念,形成其独特的文化符号。
山川地貌
包括名山大川、独特地貌等。主要偏向于对其大的“形”和“势”的提取,符号以抽象简洁为主。另外也会考虑其色彩的利用。如提取重要山脉的轮廓,作为标识系统纹饰及形象符号,既是一种地域的表明,又是一种自然信仰和崇拜的体现。
建筑构筑
包括当地特色的建筑物、桥梁、雕塑小品等。主要偏向于利用其单体整体或者特色局部的形体、结构、色彩等,通过分解、提炼、重构等艺术手法,把握和展现其最本质的特色。如提取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和屋顶样式作为标识系统造型的主要构成,形成徽派风格的标识系统。
生物形态
包括当地特色的植物、动物及其他生物。主要偏向于对生物形态的简化和衍变。动物形态的挑选往往还会考虑其最有特色、很有代表的形态动作。比如大象悠然自得漫步草原的步姿。
人文风俗
主要侧重于对人类习俗的深刻理解和图形视觉表现,包括服饰、婚俗、游艺、礼仪、传说等,主要偏向于对人文风俗的深刻领悟和图形化视觉再现,表达场景氛围和情感精神。
工巧艺术
主要对符号图形的直接利用或再加工利用,如皮影、剪纸、蜡染、竹编、根雕等工艺制品、符号图形及其运用的技法,对工艺制品的精华元素进行挖掘和图形化表现,以及对传统技法的现代运用。
建造材质的选用
景区标识系统建造的材料要与本景区的文化定位和环境相吻合。一方面来说,就地材料本身就带有地域属性,是地域个性的活标签。另一方面,很多就地材料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,因此就地取材是很好选择。可以借助就地材料的文化属性和材质肌理的细节表现,来传达地方文化特质,并能很好地融于场地空间。